哇, 这家伙还在😂太搞笑了在脸书被机器人欺负够够,回来这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吧。在那儿还要被机器人管我的言论。好嘛那我完全不说算了。 反正也没人看。真的太好笑了这玩意已经落后十年了吧?
《锵锵三人行》观后感
在这段日子里多看书,更多是看视频,接触到很多有学问的人。 人家书读得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看了他们的谈话,产生自卑感。 都觉得不大好意思开口说话了。凭什么呀? 最近常在youtube上看窦文涛的 《锵锵三人行》。 节目每天都做。主持人窦文涛请一些学者,艺人嘉宾,上节目针对 最近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侃侃而谈。 聊天有时会走题,而常常也让人增广见闻。 更重要的是, 通过他们聊天 表达之间,吸取一些看待事物的态度与观点。受益不浅。 其实在我的朋友圈里,真的没有像在《锵锵》里面那样能聊那些事的人。 要不就是聊不到政治,要不是对不上题。 我喜欢聊育儿,健身,政治,文化之类,朋友喜欢分享美食资讯。 哪里食阁新开张,哪一张信用卡有优惠。 身边还真找不出几个可以深聊,对事物能有更深一层分析能力的人。 要真找到这样的人,观点有时差太多也聊不上。 于是我沉默。 我想,我剩下最后的发言权, 应该只有叙述。叙述在我生活周围发生的点滴。 仅此而已。不用聊。 可是写作还是可以的。不是因为百家争鸣,就没有发表观点的意义。 不是。孔子老子的道理说得再好,他们也是已经不在的人。 我活着,我有气息。无论我怎样的表达,都是反映应时代和地方的气息。 看《锵锵》让我觉得,在任何一个喧闹的时代和社会,都需要有一个安静的心灵, 用冷静的眼光去吸收解读社会环境,再从容地将现象理清,为忙碌红尘的人娓娓解说。 而解说的态度也不能傲慢,不是“让我 告诉你”。是“我这样觉得.” 读者要不要接受, 那就看写作和分析能力够不够强了。 于是,整理一番过后,我还是有继续写作(即发表观点)的意义。 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气息。而每一个人发出来的气息都有所不同。 有时我甚至这么觉得, 即便是被人说了一千遍的道理,从一个只会背书要表现的人口里说出 来,和另一个真正为别人好的人说出来可以完全不一样。 世界那么大,能人再多, 资讯再发达,我们还是需要有亲近的气息,熟悉的声音, 为生活继续打气加油,传递力量。 接下来的日子,即便不频繁,我会继续发表,就是秉承这个道理。
Wrote by Earthtone
父亲过世
父亲于上个月与世长辞。伤心难过了好一阵子。 因为我们一直都没住一起,可能不像我妈和我姐她们那样打击那么大。 很想念他,想念他的温暖。 然后走得太突然,真的觉得有些话来不及说的那种遗憾。 人生,你真的必须经历过才明白那种感觉。 虽然那些也不是很重要的话,比如告别之类的。 虽然舍不得,不过也觉得他之前一直过得很好,走的也无痛。 而且如果真的灵魂这件事,我想象他一定很兴奋, 因为现在去到一个新的地方,不再受到躯体的局限, 天地任他遨游。 爸爸是开启我想象力的人。他总爱和我讨论关于太空和时间的事情。 我们讨论山海经,说因为有了那么久传下来的书籍,人的想象空间得以 放大很多。因为有了空间和时间的放大,我们因此在考虑眼前的事情 会有更多的宽容,从容和耐性。 到了后期他还常常说到经络的问题。可是我不是很听懂。 有时我觉得可能他理解错误,把经络一事想的太玄奥。 有时我又觉得,可能有我不能完全理解的事。所以也不加否定。 我们都愿意想他好。因为他一直都对生活充满热忱,充满希望。 所以我知道他到哪里都会幸福。。 爸爸,好爱你。谢谢你当我爸爸,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 我们有缘再见!
Wrote by Earthtone
《中国新声音》 周杰伦对垒汪峰对 - 能量的爆发
/ 11:08 AM
看了这一集的《中国新声音》,简直目瞪口呆,久久不能平复。 这些年轻歌手的能力实在太坚强了,真的令人叹为观止。 十名歌手里面,最欣赏的依次排列为 向洋(Nathan Hartono), 刘文天,徐歌阳,雨田。 向洋 《天台的月光》 《Moondance》 向洋这首歌我这两天循环了几十遍。非常精彩的舞台呈现。在一个比赛的紧张氛围里能以轻松浪漫的姿态,让人不忘音乐是让人享受的,很难得。无论音色,掌控,舞蹈,节奏,口技都很出色。 他是完全属于舞台的。 除了觉得beatbox那一段缺一个自然的过度,基本完美。中间一些音色发挥不极致,不过对完美没有影响。 向洋这个歌手,整个就是轻松美妙的状态。看他的表演就觉得一切很美好,what a wonderful world~ 他对英语的那种潇洒掌握真的让人很陶醉。唯一最后还需要多一点岁月的积累,让表演多一点分量感。 艺术这种事很奇妙。太厚重就死气,太轻盈就说服力不足够。可是多少人能掌握到刚刚那个好的度呢?对向洋这样的人来说,再多一两年也许就可以到达了。 看他的表演淋漓尽致,简直火花四溅,这是上帝派来送给凡人的仙子吗? 刘天文 《晚安北京》 正如哈林说的,感觉就要坐太空船会返星球了,编曲太强了。而刘文天的表演也火力十足。36岁了,声音还能这么高亢。没有这样的音带柔润度,是唱不出来的。虽然我从来都不是摇滚乐迷,却偶尔可以在一两首摇滚乐里感受摇滚的灵魂,这就是一首。 整首歌的编曲都很迷幻迷离,引人入胜。那首美片 Armageddon (世界末日)的主题曲编曲就应该用这样的。它这首音乐的庞大远远大过于北京的晚上和它孤独的人们,反正听了就是要世界末日了,快搭上太空船走吧! 最后回归平静那一段以为要收了,却是最后又一次的高音嘶喊,让歌曲在最高潮收场,太震撼,过了还久久无法平息。 徐歌阳 《横冲直撞》 年轻版的郭舒贤。 前两次听她,觉得她就是一副很决绝的样子。她说大学考不上,很迷惘。可是唱歌时流露的那种苍桑感却远远超越考不上大学的苦闷。她长得那么漂亮,和爆发起来撕裂的歌声和力量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听觉反差,很享受。 有些人只会吼,没有灵魂的呐喊,那些听起来很空洞。可是这个20岁的姑娘不知道是累积的什么历练,声音和表演里的那种深沉和她的年龄很不对称。 这次的表演在低音时的部分还加了一些新的腔调,而不是纯粹的嘶喊,让人觉得她的音乐素养远远多过是受了委屈需要发泄的。 很喜欢她散发出来的生命气息,总是诸多的强烈对比。这么多集以来只觉得她好,但是她的特出这集算是看得更清楚了。 雨田 《搁浅》 首先得说,这首歌旋律真好听。尤其副歌,一层一层,一句一句地把人推上高潮。 雨田, 钢琴好厉害!他对到了徐歌阳,被比下去,最后是周杰伦把他救回来。因为把唯一一张救援给了他,后来很受欢迎的朴翔没得救而出局,所以网上对于雨田一片谩骂。 可是我觉得雨田本身的表演也非常好。看他满头大汗,很努力的样子很感动。歌声也打动了我。拔麦克风之前那个甩手简直帅极了。如果再早十多年auntie会尖叫。(真的不能这样随随便便地这样有自信地帅手,很多人会想跟你走) 跟朴翔比,我还是比较偏好雨田。朴翔我真的不知道,怎样都欣赏不来。跳来跳去自由的台风没有把我带入。不过,个人口味而已。 最后,觉得《低调组合》也很不错。只是我对饶舌很不感冒。不过有被他们强烈的节奏感带动。 今年最喜欢这一期,好一场音乐飨宴! 大家都发挥了很好的实力,作为观众很享受。
Wrote by Earthtone
40
俗语说四十而不惑,这话用在我身上,一点都不贴切。 四十岁以后的我,最大的生活主题是延迟衰老。 不像很多体质很好的人,过了四十顶多觉得体力略不如前,我是觉得方方面面都走下坡。 首先,健康;第二,精力;第三,颜值 (连打”颜值“这个词都觉得害羞。因无值可言也) 眼力,听力, 甚至思考能力也没有以前好。 唱歌的气力,都减退。最恐怖的是,连唱歌时的音准都退步了。 我一直都对自己的音准觉得很自信,不想连这个也有可能退步, 怎不让人恐惧? 所幸小五刁钻的数学题我还能胜任,在孩子面前保留一些颜面。 自从2011年头晕以后,从此身体状况一直都不很好。 肩颈痛时好时坏,今年终于有所改善。体力却没有变得很好。 一天下来还是需要睡一次午觉。家务除了基本的煮饭,买菜,洗衣,扫地抹地,洗碗, 我没办法大扫除。不是懒惰的问题,就是体力不足,一连做着就需要休息,会累。 累这个字,我从来很少在我父母嘴里听过。 他们说别老把它挂在嘴上,就不会一直觉得累。 可是人家很容易就battery flat, 不说累要怎么形容? 四十以后,身体也变得很敏感。 这里痛,哪里有奇怪的感觉,都会有感。 以前压根都没有这些感觉。 刚开始的时候我会怀疑自己不是心脏病,还是肾病,什么癌的。 心电图,乳房检查都做过。没事。 久了觉得,应该是对身体内的感觉比较敏感才会这样。 不过我还是整天疑神疑鬼的。我很不喜欢这样,活得很不自在。 于是便有了近两年各种健身减肥治疗生活方式。 我练了皮拉提,瑜伽,跑步,健走,艾灸,喝果汁,练哑铃,跳健身操 等等等等等。心里一直希望,等把病除掉,练好身子,就会有体力做想要做的。 回看我父母中年的时候,哪有我过得那么烦的。(当然体质不同,不能比) 虽然物质上充裕了,可是精神上却并不豁达。 认为自己永远体力不足,其实也是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了。 因为家里的工作是自己的,好像自己做生意一样。 就算给我再多的精力,我也会找出更多的事情来做。 自己的工作,完美没有极限。 于是乎,就像以前年轻时总爱找人来攀比,而永远有跨越不完需要成就的高度, 现在的我,也是掉入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的陷阱。 其实,我的生活很好,很好。并不是在安慰自己。 严格说来,身体是有所进步的。最起码,嘿嘿,肩颈不痛啦! 还有我少了写部落格,做手工的时间,其实很多时间精神花在孩子身上。 随着年龄,他们的需求转变了。 现在是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年龄。
Wrote by Earthtone
再见脸书
近来我爱把脸书的账号给销掉,不去看它。 觉得圈内真的每个人都好闷。没什么朋友圈的分享。广告又多。 每天看着别人的热闹也觉得了无趣味。(pokemon go? 都醉了) 发现吗?这些年的社交网经验,已经是什么神人没见过,什么美丽没看过。 什么神药没听过。什么感动没有过? 大悲大喜以后,渐渐的,触感变得极为钝拙。 现在只想看一些最最平凡、平淡的东西。 比如看书。不想画面滑动,变化,可以慢慢看着不会跳动,灯光闪烁的文字。 眼睛和精神得以休息,也可静静的欣赏事物的平凡、静态。 也许年纪大了,不喜欢凑热闹。不喜欢凑一些哗众取宠的热闹。 常常看到一些没什么水平的,却圈了一大堆粉丝,说什么厉害,感动的。 看来看去也看不出哪里高明,却极受人追捧。 不禁哑然,我这是有多脱节? 不过, 因为这么多年了,不是说戒就戒的。 于是我上上微博。这么说吧,我更加接受中国的文化。 里面的评论总是很精彩睿智,志同道合的人也比较多。 比如红楼梦,也有很多人还在看,并讨论。 好像看戏一样,有人一起讨论才过瘾。 新加坡的文学圈子挤不进。 而且看书之后我也变的很孤冷。口味孤独,难找到可以讨论的人。 有时看了觉得很有莫大的震撼,却无人分享,是蛮寂寞的。 今天又看见这么一条。“身体靠运动锻炼,精神靠看书锻炼。” 看书的决心于是越来越强烈。
Wrote by Earthtone
当父母是一生的功课。 明天我又要到学校去上亲子课了。 儿子今年十一岁。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很有自信,我的却是一种很不同的自信。 他很与世无争,我很为他担心。 让他去跆拳道比赛,是想激发他的比赛精神。可是,赛期将近的时候也 不见有任何紧张。让他加紧练习,也不很愿意。 我常常告诉他,做你自己喜欢的事就好。他很听话地一点也不在乎竞争。 急的只是我。 为什么需要在乎他与世无争?因为觉得他对凡事都没有热忱。期盼的眼睛出火都没有。 上学期考试前夕他很开心地说要在科学上考95分以上。 我看着他,上一次测验才七十多分,也没见他发奋图强,就不知哪来的自信明天 要去考95分。被我狠狠的骂了一顿。到底对现实有没有基本的掌握度? 这样写下来追根究底好像是我自己不好。我心里有一些期许, 无意间表达出来给他无形的压力。孩子长这个年纪了话不大听得进去了。 很多话我多说了,觉得是为他好,不想他多走弯路,生怕哪天突然我不在人世了, 现在能教的事情都教完吧。可是都需要他随着年龄慢慢去体会。没有捷径。 当我很想让他自由发挥的时候,看见他整天窝在电脑前听音乐/玩游戏,受不了 那种浪费人生的举动。可是想要管住他,又觉得一整天从学校回来,补课,做功课; 是我都希望有一点自己的时间。 就这样, 在一放一收之间,拿捏着做家长的关心,好像站在一个尖尖的平衡点上, 左右都会倒。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我已经开始感觉得到,人有各自该走的路。一旦一个人开始抗拒听 别人的话,就是要到他学会为自己的举止负责的时候了。 我应该多靠边站,让他学会聆听自己心里的声音 就像自己对保健的认知一样,这些年,网络上什么都传,我们并不缺乏知识。 可是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实践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最有效。 宝宝十一岁。刚在青少年的门口,还是很单纯可爱的。 他不会争执,最多只会和妹妹争吵。是一个不爱争锋相对的人。 遇见意见不合,他有自己化解的方式。 比如近日在楼下玩耍和别的孩子争场地。他们在打羽球,那个孩子要题踢球。 孩子骂他,他会一边继续打球,一边回他 “啊,是咯,我就是这样咯。。” 不管那个孩子, 继续打。 他有他个性的硬度,对事情也有自己的主见,可是他不会对面争锋。 从来不会从他嘴里说出一句 : 你错,你很笨,你不讲道理,你什么什么。。 他的对抗都是婉转的。 阿妈我看在眼里,呃, 跟我很不同。不爽就骂啦!直直,不用给脸。 不过,他不是我,他像爸爸,永远都不会讲狠话。
Wrote by Earthtone
2016 六月 成长*休息
今年六月假期,我们没有出国。 宝宝上半年的功课量着实凶狠。逼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一个星期几天要补课,外加一些其他活动。很忙。 考试也很严苛。学校为了鞭策同学们早些对小六离校会考 有所警惕,测验考试的分数都压得很低。 看着儿子每天放学功课,功课,再功课! 成绩却是比去年更差, 先不说他,我心里又纳闷又有些沮丧。本来还有些指望能踏入名校门槛。 看那情形恐怕是无望了。 后来和老师的见面会上,老师说了他其实有在进步,只是学校策略上 是要给同学们一个下马威,所以成绩都下滑了。 老师们都安抚我,接下来的情况会好转的。 听了这样我也安下心来。 他们现在的教学方法,说实话,我蛮认同喜欢的。 数学不说,科学,华文,都很考思考能力。 比起以前我读书的年代,出题更加活。 我们吧,读书多是吸收知识,他们现在更加着重于思考能力, 灵活运用原则。 比如科学,课本薄如纸。专注不在知识,而是在训练分析,分辨, 观察,逻辑思维。 华语的理解问答,已经不再纯粹地问课文里面的东西。 而是要同学们通过课文里说的事情,激发他们更深一层的思考。 比如喜欢问,“如果你是文中人物,遇到同类情况,你会怎样反应,为什么?” “你同意主人公的做法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怎样怎样?” 这些问题别说是他,连我也多次发现自己在读题时心里在庆幸答题的人不是我。 其实是觉得程度有点过高了。看着宝宝的“头脑简单” 回答, 很显然他的思想成熟度是还没足够回答那些问题的。 我在心里有点矛盾。孩子是到了这样的年龄了吗? 我读了他的天真的答案, 其实觉得很疼惜他的童真。心想,如果他真的在这个年龄能够回答出 理解问答里面那些问题, 那该有多深的城府,多有心眼啊 , 那是他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精神面貌吗? 可是,可能他现在没有,却已经到了应该训练的年龄了呢? 这条路走下去,是要开眼了。我琢磨着,这眼,需要打开吗? 打开了,人变得心机重。没打开,思想简单,出社会容易吃亏。 我没有答案。决定是,如果他从学校学会,就会; 学不会就罢了。 这条路走下去,看着孩子们慢慢失去童真,要学习如何在社会立足, 心有不舍。却必须要走。
Wrote by Earthtone
近日帖
-
没什么目的地偶尔练练字, 还蛮舒服的。 偶尔写出一两个比较满意的就很开心。 可是写完整篇再看一看,哎呀, 还要练很久。 两篇的图是对比以前现在的。 相隔两个月,有些许进步。 看得出之前之后吗? 放照片不是觉得写得好。 是给看一看进展。 人说人如其字,我看了自己的毛笔字...
-
硬笔书法 那一贴里面,匆匆放了几张图而没有解释。。。 相信一再挖掘,可以找出历代的许多书论。可是这里是白话的,起码对于现代的我们比较容易理解。 详读了练习本里几页的书法概论,很神奇地发现, 书法中的精神很多可以引申去做人做事的道理。 比如,它强调和谐。每个字里面有一...
-
宝宝说: “ 我喜欢这个演员。他在两套戏里的角色很不一样。army daze 里面他很funny,很childish. 另外一套戏里他又很认真,很handsome." 嗯,首先我也觉得徐彬很不错。 第二,宝宝把他在两套戏里的角色基本认识得很好,很到位。 第三,形...
-
储藏室。老公叫我收拾很久很久了, 我都没敢开始。 生活忙碌不说。 那房间里的东西都是回忆。丢也不是,不丢也不是。 打开房门。哎呀,好凌乱。这还是前几天妈妈来的时候稍微收拾过的。 因为它很乱,所以我很不想去看。 孩子们倒常常进去。里面一个桶里装了他们的毛毛玩具,还有...
-
After experiencing a crazy gold rally in 2011, Greece debt problem crashed the markets and I pulled out almost totally. Then I got really ...
主要类目
Powered by Blogger.